- 在线时间
- 13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7-6
- 注册时间
- 2008-1-15
- 听众数
- 4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3560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126
- 相册
- 1
- 日志
- 10
- 记录
- 1
- 帖子
- 99
- 主题
- 11
- 精华
- 0
- 分享
- 2
- 好友
- 34

老百姓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7-1-19 08:17 |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 自我介绍
- 普通数学教师一名
群组: 数学与机器人 群组: 机器人 群组: Matlab讨论组 群组: 数学建模 群组: LINGO |
3#
发表于 2009-10-14 23:10
|只看该作者
|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本帖最后由 zzzlmn 于 2009-10-14 23:30 编辑
5 E, Q% f6 w$ b& n3 l1 j# O
. }0 j: ~- W- P楼主的公式输入好乱呀,是源码吧?看不明白啊 3 t5 l. w5 a6 G8 K0 g0 F
关于极限证明的问题,当自变量不是自然数时(即不是考虑数列的极限),证明的极限形式为# c+ C# S8 H( |7 Q0 I; E
,
- g6 \7 t# w% U1 ]( Z( B: p: \+ `根据自变量的趋向包括以下六种情况(数列的极限证明过程类似于第五种情况)& N% @' U# d. W) P8 _, B- v
, y6 v, O9 M0 B* c8 {' M9 U
每种情况根据其证明过程又分为三种类型(这样就至少有 种情况了)
9 m) ~7 [) ?$ {1 Z题型1 直接解不等式6 u# R! e5 z8 o5 `
" h0 O% F4 e3 t, r7 p4 j5 F( Z+ [& y
题型2 先把左侧表达式适当放大,当然放大后的表达式极限应该为0,
3 `% R0 v. L/ x! D2 G1 Q3 M ![]()
0 Z! ~7 d! d8 w0 N 再解不等式% |7 W3 Q+ j" W* k. M, [( j
![]()
2 L( @# n/ a6 w% D题型3 这也是最复杂的一种题型,先对自变量的取值做一些限定,再重复题型2的证明过程,最后取 或者是 时,要考虑自变量的限定。
& ~' M8 `1 q) N, Q6 ~0 L. {不管是哪一种题型,最终目的都是求出 或者是 。解题的难点就在不等式的放大或求解上了。
6 @- e& W9 \& y: ~, {' Z( V# Q4 B3 I+ S5 L8 {5 ~: v
最后一点说明:关于极限的证明一般大学的期末考试是不考的,数学专业的一般都不要求掌握,一般专业考研都不考。7 N& O0 D, [9 r+ G, u' Y
请把你的问题重新编辑后再发一遍呵呵(论坛ceo发的关于公式输入的介绍http://www.madio.cn/mcm/thread-35634-1-1.html)。
8 K' O2 t# ?5 L* F如果还有疑问(当然是纯数学方面了,呵呵。极限证明问题我还可以,数学的好多分支也还是不懂的)可以QQ联系我:9089515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