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楼主: sdqdzhx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零(0)并非数----关于数的概念的论证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sdqdzhxg        

8

主题

4

听众

165

积分

升级  32.5%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23 07:21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21#
    发表于 2011-10-20 07:08 |只看该作者
    |招呼Ta 关注Ta
    masterkong 发表于 2011-10-12 00:19
    ! y  y7 L0 I3 c" Q5 m诸多获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等大奖的顶尖数学家,诸多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大家,都没 ...

    1 p$ p9 w9 U4 ~   感谢点评并参与讨论。
    5 s' _! d+ v, u3 i/ @, E! \1 ]9 g  无疑,诸多获菲尔兹奖、沃尔夫奖、阿贝尔奖等大奖的顶尖数学家,诸多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大家,的确是人类的科学精英。他们虽然都没有质疑过这个问题,并不能说明这就不是个问题。任何一个科学大家,他首先是人,而不是神。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受历史条件的局限,有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发现和解决所有的科学问题。
    4 Q, R7 t* J+ k# h7 N8 R! C纵观科学发展史,新发现与传统学说总是在激烈冲突后,逐渐被人们认可的。
    7 m: f/ P$ k, o1 }如当年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的时候,不断受到教会、大学等机构与天文学家的蔑视和嘲笑,被视为异端邪说。终于,在60年后,约翰尼斯•开普勒和伽利略•伽利雷证明了哥白尼是正确的。
    2 j  Z& ~' e% `/ d6 S& j( ~7 f7 P7 a. \, U2 O3 A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过“科学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推翻以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因此,专家评审并不是绝对有用的,因为专家评审是依靠现有的知识,而科学的进展是推翻现有的知识。”在我看来,丁肇中教授这句话是“重大科学发现易被视为异端邪说”的最好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qdzhxg        

    8

    主题

    4

    听众

    165

    积分

    升级  32.5%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23 07:21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本帖最后由 sdqdzhxg 于 2011-11-28 07:10 编辑
    - @8 x' w7 W: X5 S; X
    masterkong 发表于 2011-10-12 00:29 , e- H7 S$ V) e8 q. D+ s6 b
    论此文,研究数“0”,起码要在已熟知实数理论、集合论的基础上进行。可从楼主的文章中看不出 ...
    ! _9 M( b" y) j
    : o, w( N/ ~6 K: T& e
           “0”并非数,是对“数”的概念论证地一个推论。该问题之所以目前没有解决,原因如下:1古典数学中对“数”没有一个客观明确地定义。2对近代数学基础理论具有决定影响的Euclid的《原本》是这样定义点的,“点是没有(大小)部分的那种东西”。而Pythagoras学派则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点子或小石子。他们按点子或小石子所能排列而形成的形状来把数进行分类。由于上两原因,使得现代数学基础理论的教科书关于数的概念问题犯了逻辑性的错误。如:在对实数描述时是这样讲的,“我们作一条直线,取其上一点作为原点,并取一个单位长,依单位长一段一段地往右边接着量,便得出所有的“数”所对应的点。由0点向左边量,便得出负整数(图2)”-------华罗庚《高等数学引论》。在以上的描述中,前半句把“数”视为“单位长的线段”,而后半句,确将“数”表示为“对应的点”。这样,作为原点的0,便堂而皇之的成了“‘数’”。当多进位制记数法出现时,0的合理引进和使用,使得人类长期失去了发现和解决这个问题的机会,并因此造成了现代基础科学理论的某些混乱。人类文明发展至今,由于对数的概念缺乏一个严格而客观地定义,使得“0”被错误地当“数”使用。
    / m+ z8 E5 V+ {, h% O" m9 \: j9 q    我想解决一个科学问题是对科学事业的贡献,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同样也是对科学事业的贡献。欢迎广大网友参与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dqdzhxg        

    8

    主题

    4

    听众

    165

    积分

    升级  32.5%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5-1-23 07:21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masterkong 发表于 2011-10-12 00:47 & j( ?' T# K+ x/ w+ k
    个人认为,这不是数论学科里的问题,应该是实数理论里的问题。
    / ?$ j9 h; f% ~9 A      楼主需要拜会一下康托 ...
    ( [& }3 }0 Z& e7 K
    感谢楼主的光临指导,希望多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156

    积分

    升级  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4-14 00:22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156

    积分

    升级  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4-14 00:22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为什么?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说这个月,你挣了一万元钱,又花了一万元钱,那么,你这个月收支结余数值就是0元。所以,0是数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156

    积分

    升级  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4-14 00:22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说这个月,你挣了0元钱。就代表你这个月没有收入。那么,0就是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4

    听众

    156

    积分

    升级  28%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4-14 00:22
  • 签到天数: 17 天

    [LV.4]偶尔看看III

    在数的概念里面,连“数”的含义也没有明确定义,又怎么能够正确认识“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xiang1990        

    31

    主题

    4

    听众

    723

    积分

    升级  30.7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3-5-9 15:51
  • 签到天数: 13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自我介绍
    我是数学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笨象 实名认证       

    42

    主题

    11

    听众

    2119

    积分

    di_dar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1-15 22:05
  • 签到天数: 79 天

    [LV.6]常住居民II

    自我介绍
    隐秘盛开

    优秀斑竹奖 新人进步奖 发帖功臣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数学建模

    群组SIMULINK

    群组LING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k1108        

    4

    主题

    13

    听众

    601

    积分

    升级  0.25%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5-9-22 19:18
  • 签到天数: 17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网络挑战赛参赛者

    国际赛参赛者

  • TA的关系
  • 自我介绍
    大二备战国赛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1-7 12:17 , Processed in 1.414985 second(s), 99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