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8 W9 z w1 h8 e9 b, w # Y6 W% B; a1 W$ G: u* m% f
* |" f! O+ j( \
30多年过去了,斯坦福教给我的课程也忘得差不多了,但是留下了电信技术的基础。后来我做电信政策研究,至少在技术上谁也蒙不了我。但是更重要的,还是斯坦福的精神文化。% n6 X! l3 v; G$ f
- n% @2 f' r0 F9 l
6 H5 B& j: j- B8 ?% {. ~5 a4 ]# S. [+ Q) B2 l. e& t Y
近年来,我在学校里给学生讲,斯坦福大学给我留下了什么?课堂里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是有一些东西,却融化到了血液里面。我在斯坦福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之一,就是“经济效益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5 _9 X# P+ y5 B5 e1 u4 a9 S* U 2 H3 Z- [% F+ ]: X, U9 Y' e$ v $ p) u' y) L) X. ^7 [ . u3 K% P/ }+ l# L$ _众所周知,斯坦福大学被称为是硅谷的母校。有资料显示,硅谷大大小小公司的高管,尤其是创始人和CEO,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斯坦福毕业的。甚至像Google和雅虎这些公司,创始人在斯坦福都没毕业就出去创业了,把技术变成了现实生产力和社会经济效益。* K: ~3 [! I6 ?$ {& M
X C6 p( P: a: R: w0 W
! G+ w$ B: G' t# x4 \6 m " R9 e+ M+ e: F我当时由于是公派留学生,所以从出国的第一天起,就想着回到中国要干什么。那时候,因为我们是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所以教育部对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点都不了解,也就没有限制我们出去学什么,想学什么都可以。我想,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当时全国才几百万部电话,有的地方一个单位都不见得有一部电话,更不要说个人家里有电话了。而在国外电话的那种普及程度,让我觉得中国在这方面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就选择了学习电信。所以,我觉得学习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后来,我在电信领域转向了管理,又转向了电信政策和电信体制改革研究,都是服务于这种社会需求。说的大一点,这样的学习是一种社会责任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T3 E t/ D" U
2 P& m$ `6 H! D0 M6 J5 b # W9 C8 [5 ~% ~, G" A, N
5 |2 y a* I- }2 _
现在我在学校里教书,所以比较了解现在的学生怎么想。现在的学生主要考虑的不是社会需求,而是哪个行业挣钱多或者是有铁饭碗。这是从个人功利的角度出发去学习,而不是真正地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这也导致他们学东西特别死,知识面特别窄,根本没办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M3 q* n* s$ |7 _
: E0 F2 t5 Z8 L; y* T 7 P' f9 f5 L2 k, D6 J( F4 D
% R0 }+ k4 R# u# X% Z/ U% M) |6 Z
问:今天中国学生的共性问题也一定就是教育系统的问题,您觉得中国的教育有什么系统性问题?9 M! S; {+ D( l5 V( s% |
% W; z% C3 q$ k: E * X1 t" C8 e0 D e5 s2 }1 K. j1 p! q
我在2000年从电信研究院调到北京邮电大学,成为经济管理学院的第一任院长。上任之后,我们就发生了非常大的争论,在学校到底谁为谁服务?是老师为学生服务,还是学生为老师服务?以现在中国大学里的普遍情况来看,不仅是学生为老师服务,即使念到了研究生,学生也还是在为老师打工!) c9 x5 v9 B" j' \' T, i
/ f! ?$ F1 S. R6 a0 \ 3 b3 a1 K' x7 |3 |; I6 [2 K) W# r- k+ {4 g1 i; ~, R1 b
教授搞到了项目,挣到钱就进自己腰包了,然后把任务分配出去,让学生给自己做项目。有的教授自己开公司,研究生到教授的公司去上班,甚至还要打卡。有的教授自己没拿到项目,也没办公司,那怎么办?让学生去公司兼职,把学生给“出租”了。公司一个月给教授四五千,而学生只拿到四五百,变成包身工了。5 w* b. Z6 {, G' ^2 U
- s$ `2 \, Q) _9 ?6 o. G/ H 0 x. e X8 p3 l7 }
8 u s$ F2 W) J% \5 I很明显,这些老师就是在赚学生的钱,难怪很多研究生都在背后把自己的教授称为“老板”。这些现象在中国1949年以前的大学,甚至80年代以前的大学都是闻所未闻的。这个社会的腐败、学术的腐败和大学的腐败,简直是一塌糊涂、岂有此理!+ L3 }0 K Y% V( B3 n9 c1 I
& X' G; B. p2 t0 n) p- ] ! C& W9 s" r3 { 6 s' `( o% x* R" y9 _; c不是说学生不能在学习之余工作赚钱,而是说学生赚了钱归教授,这在西方绝对是非法的,不可理喻的。但是在我国已经成了普遍现象,甚至教育部都出了规定,每个教授带研究生,要给学校交钱。理由是什么呢?因为学生帮教授赚钱了,所以教授从学生身上赚到的钱,要分一部分交给学校——这就是教育部的规定,带一个研究生一年要交几千块。 * e# w9 `$ h+ T" `8 o- Q) } 7 E% P2 [" w; w. y; P& Y) D3 s ' e1 I5 l* K _ , i+ Z# u2 ^$ S. a0 O% S7 X这种教育部的规定,不就是和珅规定的“养廉银”吗?贪官污吏在地方上搜刮百姓,朝廷不但管不了,而且要交给朝廷一部分。这就是说,你如果不去当贪官污吏,连这个给朝廷的养廉银都交不起,实在是浑蛋逻辑。0 |% K6 u, g% F/ Y
( C# {* v$ u3 F$ N6 S. l ! f' z4 e0 n4 s6 s, } & t" e% k' g. A) g" f我同意朱清时的看法,去行政化,教授治校。邓小平搞农村体制改革,包产到户,说穿了就是一句话:“相信农民会种地。”一样的道理,政府要相信教授会教书,而不是靠教育部的官员、中央的官员来指挥。因此,我们的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沿着去行政化、大学自治和教授治校这条路走下去,才有希望。; `% @- @9 v: B5 u5 S
0 {# c! k1 n9 d
" g F7 [, y& {/ t5 c: [2 i0 B* f3 H& E5 K
现在我们的大学既然主要是公立大学,那么政府就有出钱的义务。为什么?因为办大学是为社会培养人才,这是政府的责任。但是,政府无权干预学校内部从行政到学术的各种事务,连北洋军阀时代都如此。( |9 }- y; z- b, z4 E; N/ O
* i! ^0 v7 N- k! U4 @' {1 ]( e' p ( t0 ~# L: O' w" s& B6 d1 F6 }) i5 m- c1 i t1 P+ O* Q
改革开放以来,有人喊出了教育产业化的口号。但是,全世界有靠教育赚钱的吗?教育本身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为目标。西方的名牌大学,即使很多私立学校,也绝对没有给股东分红的事。私立大学的董事会,都是聘请的社会名流,能够代表公共利益,由他们来决定我们的办学方针是什么,怎么样才能够最好地服务社会。1 f/ S8 Y+ f$ e6 n, v
- A, X. S$ } E$ M$ u5 m7 i $ L/ _6 P* V. I: c; X' V5 R. x8 w
( U2 q2 E- a2 n4 m现在中国大学变成了一个赚钱的系统,学校领导都是官,分什么副部级的、局级的。这样下来,中国的大学就是两个字的目标:一个是权、一个是钱。钱学森的“世纪之问”是:“为什么中国的大学里培养不出大师?”靠这样的大学培养什么大师,简直是扯淡。我们的大学已经变成了养猪场,养猪卖钱,完全失去了大学的精神。# H1 d6 T" L! {' a) D6 L
* ]3 H3 M, i ?: A , n/ t i4 J, c- c8 B0 m: H2 e- |. Z
问: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您觉得中国学生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在现行体制下,你会给中国的学生和家长什么建议呢?) a% ^* l* s X- d
7 m. J$ [$ h& U7 G+ B- q
+ l! y0 u; h7 l* I2 Q' M) G5 p1 e! ?4 [1 d+ I7 x3 A w0 A! ~+ Y- i
阚凯力:这个建议还真不太好说,恐怕还是能出去就出去。: s7 s( g% K9 E, v
0 O: i" T/ x% c' U2 `
7 V3 t2 Q+ V* t. l
/ K; f4 L& |5 w4 r9 n
以前我主张,在国内读完小学、中学和大学,应该先在中国工作几年,对社会状况有所了解,然后再出国去读研究生。这样可以带着中国的问题到国外去学习,学完回来能够有用武之地。当时,对我们这一代可以说是这样。但是,今天中国社会环境之恶劣,学校里的腐败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80年代。所以,我现在主张在国内上完初中就把孩子送出去。这时候,他对中国的文化和基础知识已经接触的差不多了,又不需要接受高考的折磨,浪费青春。* W+ c8 n( R6 o+ `8 x% @
, Z8 e2 B" [) v! v8 N,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