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4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3-9-30
- 注册时间
- 2013-7-19
- 听众数
- 10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81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1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1
- 主题
- 16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14
升级   48.42%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9-30 09:41 |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自我介绍
- 未老先衰
 群组: 2013年数学建模国赛备 |
在进入主题之前,请允许我先默念一段话,这段话,影响了我好久好久……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能够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生最宝贵的事业——为我及其身边人的幸福而奋斗。我们进入正题吧,首先请再次允许我回忆一下自己大学四年的建模路,也许你和我一样,想过捷径,走过弯路,但那段时光真的是非常宝贵的,现在回想起来,除了酸酸甜甜的微笑外,我想也许最好的就是感恩!如果不想看这一部分,可以直接从这里看第4 页,谢谢!大一刚入校,听到学校欢迎新生的广播里:“我校在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上….,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上……”。当时听到这段话,就萌生了对数学建模的好奇感,因为感觉自己高中时的数学还可以,同时自己的本科的专业也是计算数学,正好对口,如果想在大学能获个全国级的大奖的话,数学建模比机器人大赛、英语竞赛等,对我而言,应该算是比较容易的,于是便萌生了做数学建模的念头。大一协会招新,我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校数学建模协会,心里是十分高兴的,因为终于可以慢慢接触数学建模了,所以每个月的数学建模讲座我都去,虽然听的不是很懂,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在大一年末的四期讲座之后,具有800 多新生的数学建模协会只剩下不到100 个新生了(一年以后,这些人基本都是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奖以上的获得者)。分析下大一为什么很多人都离开数学建模的原因,大一时学校不让买电脑,我们高数、线代等课都还在上,对数学根本没什么积淀,同时大一的课又非常多,很多人不止加了数学建模一个协会,所以时间的分配问题就成了大问题,在面临选择时,数学建模便很不幸首当其冲被抛弃了,条件不具备,时间没处理好,也许成了很多同学与数学建模失之交臂的关键因素。记得大一上学期学期末,我们队上交的第一篇“论文”是手写的,做题的方式和求解高中的数学应用题没什么区别,洋洋洒洒写了10 页,虽然现在想起来,当时用的方法好笑之极,但那份认真和执着,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题的信念打动2了在场交流的很多人,一篇只用计算器和圆珠笔写出来的,没有查阅过任何文献的“论文”, 为我的数学建模路埋下了伏笔。过完年后,大一下学期,由我们学校组织的苏北数学建模联赛于5 月1 日-5月4 日开赛了,我和同班的一名同学,与我们院的一位学长,三人一起组队参加了比赛。用“一窍不通”来形容当时做题时的感受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第一次在电脑上做建模,才知道,建模队伍里没有人会编程是多么痛苦,而我们当时只学过VB,难以想象,我们三天都做了些什么,结果我们比预期早半天完成了“论文”,一篇用电脑打出来的论文,18 页,现在我还保存着这篇“论文”,只能这么形容当时的我们:“我们的确很有才!”最终获奖结果不说,大家也都知道了,成功参赛奖,嘿嘿,最起码咱也有张奖状啊,参加过数学建模的大赛了,还是省级的呢。正是因为那篇称不上成功论文的电子档“论文”,我被破格提拔,可以参加大一暑假为期一个月的数学建模培训,一个月的培训,我从一个数学建模的门外汉走进了门里。2006 年9 月底,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我和两位学长组队,参加了全国数学建模竞赛,还是因为自己实力实在太薄弱,感觉自己也拖了两位学长的后腿,我们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参赛奖,不过,这次是全国的,嘿嘿,安慰下自己。2007 年1 月,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我当时大二,无权参赛,只能作为陪练,跟随队伍观摩学习,当时感觉自己根本不把自己当外人,全心全意投入到建模竞赛中,积极参加讨论,最后,我所观摩学习的队伍,获得了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虽然获奖的不是自己,但在陪练过程的收获让我真正成长为一个数学建模人,一个能独立思考和学习的建模人。随着自己的成长,在大二一年里,我积极查阅数学建模的书籍,同时,自己在大二也买了电脑,上网查资料,电脑编程等方便了很多,数学建模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自己提高的同时,我还在全校范围内搜寻和我同级的非数学专业的队友,最后,还是找到了两位志同道合的队友,我们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在2007 年5 月的苏北数学建模联赛中小试身手,获得了二等奖。此时,我们队在学校数学建模队伍中已经崭露头角,算是种子队了。3大三,在2007 年8 月参加了暑期数学建模培训后,满怀信心参加9 月的全国的比赛。全身心的投入到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但结果是令人难忘和伤心的,省级二等奖。这次的获奖经历让人心里非常纠结,因为依照当时的实力,我们队完全有可能获得全国二等奖以上的。就现在我看来,当时我们论文的水平及创新点都是非常好的。值得提一下,我们当时的论文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开始走自己的路线,注重创新,作出自己的东西和一些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案。然而,结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实在无法理解。我的队友曾邮件联系过组委会的有关评审人员,他们的回答,在此就不多说了,感觉当时的确对我们有很大打击,可以说感觉很委屈……(注:这篇论文中所用的方法,我在本科毕业论文中进一步改进引用,引起当时答辩老师的极大兴趣,被评为校级优秀论文)。2008 年1 月,美国数学建模竞赛,我永远记得那4 天4 夜,这是我们本科参加数学建模的最后机会了(大四要考研)。由于我们队在全国赛的成绩不理想,学校不负责美赛的费用,顶着各方面的压力,自己掏腰包报名参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我校数学建模教练组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永远感恩……比赛第一天我就感冒了,什么概念,队长感冒了,工作谁来作,谁来安排。这时候,一定要记住,不要慌,趁中午吃饭的时间,跑到医务室,打感冒的小针,加大药剂量,(吊瓶想都不要想),当时的时间多么宝贵啊。和医生说明情况,开双倍的药剂量,往屁股上一扎,提上裤子走人。在剩下的几天里,合理的规划,充分调动队友的积极性,关键时刻,队长拍板,队友累了,队长顶上去,坚持坚持,就是这种信念:我们一定能获奖。到最后一天,我拿着我们打印的论文邮寄到美国时,老师问我,你感觉你们队能获几等奖,我当时就毫不犹豫的说:“一等奖”。2008 年4 月,成绩公布:国际一等奖。在此要感谢下学校支持我们参赛的教练组老师,我的队友,我们队的陪练同学,谢谢你们的支持,没有你们的支持,我们无法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谢谢你们!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