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失败的数模经历 不会吹牛的人的数模故事 一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要拼了命的参加数学建模,然后鬼使神差的走了这么一遭。我很高兴自己能够坚持一下,最后的结果,也许让我颇有些无奈,但最终还是释怀。我时常安慰自己:有些事情,走过了就好。其实我如果不这样说,我还能怎样? 校赛,从下午两点到九点多图书馆关门,和HG在图书馆呆了整整7个小时,晚饭没有吃,他搜索数据,我处理数据,编写程序。完成了我们的“论文”。随后等待校赛交稿,却突然知道参赛人员已经确定了。 委屈还有不解,恼怒还有抱怨。真的,没有半点虚伪。这就我最真实的感受。 鬼使神差的,去了数学教研室,随后就是争论,争论再争论。我从来没有过这样:可怜巴巴,像个乞讨的孩子等待别人的施舍一样的。那天我很脆弱,神经绷得紧紧的。说话没有逻辑,一塌糊涂。我感觉自己的自尊心遭受了什么,本能的反抗意识,惯性的走了好远。 然后就是莫名的等待,等数学教研室最后的公布的参赛名额。时间一点一点。大二上学期,我的成绩让我看到奖学金的希望,我很高兴,也明白大二下的努力意味着什么。但我还是拿出备战期末的时间读了两本matlab《MATLAB基础教程—王薇,MATLAB从入门到精通—王正林》,两本书加起来1000多页,花了我两个多星期。随后就是土木工程材料的考试。 最后还是进入校赛了,开会那天,在宿舍,我看了自己很长时间,做了很多准备,想了很多。但最终数模组开会的时候,看着身边满满的科技班的同学,我真的深深地自卑了。不知道HG有没有,我有。很自卑。失败的感觉油然而生。老师让每个同学介绍自己,我坐在最后,老师们却让我最先说。紧张,盲目,大脑没有思考。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又应该从哪里说起。我说自己会一些MATLAB,开始学习spss。对office很熟。大体就这么多了。没有虚伪,现在想想,完全属实。 我听了LZW的建议组了队。很愉快。 随后就是期末考,每天我都很疲惫,在图书馆学习的时候,我也会想想数模,没事的时候看看前辈的经验,想想自己假期后该怎么办。自然地,大二下我考的一塌糊涂。我压抑了内心的一切失败感,把自己沉浸在MATLAB中。有时候我也会逛逛论坛,在MATLAB论坛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也接受了很多朋友对我的帮助,我很高兴。在那段日子里,我的MATLAB提高的很快,我在论坛的排名也达到了*0/848889,我很感谢<倔强的笨蛋><winner245><math><heywinner>大哥对我的帮助。那段时间,我没有失败感没有自卑感,也最终体会到了学习或是学术带来的乐趣。在学校的那段时间,我抽空就往数学教研室跑,看是否有老师,这段时间,我很高兴在很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很多的东西。我有时候也会想家想妈妈,电话的那端总能够让我放心,我很感谢我的妈妈,我明白我妈妈看着别人家孩子放假回家的感觉。 与此同时,我们组在数模上的进展却有点卡顿,数学模型的抽象和复杂都让我们不知所措。最具体的就是负责建模的同学,数学模型看不懂,我没有急,找队友聊了天,也理解他们的苦。我知道如果是我负责建模,结果也一样。我说这是现实决定的,怪不得谁。队友很努力,每天都按照我们约定的时间来会议室自习。我很感谢他(她)们。 时间很快,暑假就这样过去了,期间我回了两次家,来去3天,实际上是前天下午2:00走,在家呆一天,第三天早上8:00做火车往学校赶。队友也很努力,我们压抑了几乎所有的欲望和贪念,处理数据,学习软件。其实我们没有注意,我们更侧重于大数据类型的题目。在大数据方面我们组准备了很多。当然最后比赛没有大数据。 开学,数模比赛。 前天我给队友发短信,告诉他们应该记得带过去的物品,方方面面。我从来没有像那样婆婆妈妈的,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说了很多遍。 比赛前一天,我跟我一个师兄(XS,两次CUMCM山东省一等奖)打了电话,告诉他我现在的情况。他说让我注意排版就好了,论文差不多抄抄网上的就行,摘要注意些。或许是我对自己组实力估计的太过了,我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我想自己做,自己做出一些东西来。我从来没有告诉过谁我参加了数模,是因为我害怕自己拿不到奖,我不敢告诉谁。打过电话后我睡得很早,却没有睡着。脑子里满满的数模。不安,还有不知所措。 我把所有的结果都想了,没有获奖或是拿了国家一等奖,每次我想到国奖的时候,我都在想我应该怎样的跟我妈妈吹牛。那样的日子究竟该有多么的美好。 正式比赛,我起床很早,吃过早饭去了机房。 我告诉自己不要紧张,可还是紧张了,紧张让我说话很多,多是重复性的话,在告诉队友出现情况该怎么办,比如电脑死机,卡顿,没有保存文档等等。 下载题目,我第一个下载到的,随后传到群里。数模三天,难以描述。 数模之后,我打电话给我很多的朋友,说了很多。我意识到自己在很多方面的不成熟。就想数模之后我读过的一本小说《成长》里面的主人公一样的:太过执拗,一意孤行,不计后果。 随后就是数模成绩公示,那天陈老师打电话给我,我收到后短信了队友,随后手机关了机,在球场和别人打球,打了很长时间,最后也跑不动了。回宿舍睡了觉。一觉醒来正好夜里12点,爬起来敲了一篇反思。又写了一封邮件,给了CUMCM山东赛区组委会。三天之后的回复很官方,他很无奈,我亦然。 我告诉我妈妈我没有拿奖,我妈妈听得很坦然,言语中表现的机智和沉着让我知道我和我妈妈差的很远。 学术一代或是成长的孤独,就在于你开始接受一些原本没有办法接受的东西,比如数模中排版和摘要远远大于论文本身。或者我说的更直接一些:形式大于内容,你能接受吗? 我开始质疑我要不要去读研,要不要去造假去唬人。同样的,我还是很固执,不去读研。 陈老师问我要不要读研,我说不读吧。陈老师说:你一定要去读研。我打电话给我妈妈,说我要不要读研,我妈妈说看自己,我心里没有底,想了很长时间。 我想我应该做更直接更根本的东西,更接地气的东西,不需要一切的形式和浮夸,我要接近本质,本质。妈妈以前说姐姐和我念书生活费很高,那些日子我动摇了一切学术的愿望。况且学术太奢侈,性比价小的可怜,我不能自私。 后来,妈妈打电话给我说读研吧,不差那三年。 那段时间想了很多。后来我觉得数模不能代表学术,我也需要更高的平台,我离我的梦想还有很遥远。 感谢您*老师,您的大度和领导风范让我很是佩服,谢谢您。真的。
0 X) c5 b3 w/ L"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