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45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4-12
- 注册时间
- 2014-12-13
- 听众数
- 41
- 收听数
- 0
- 能力
- 2147483637 分
- 体力
- 2147483647 点
- 威望
- 2147483646 点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147483647
- 相册
- 1
- 日志
- 0
- 记录
- 10
- 帖子
- 442
- 主题
- 342
- 精华
- 3
- 分享
- 0
- 好友
- 144
升级   0%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5-7-24 10:40 |
---|
签到天数: 37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 MATLAB的工程数学应用 群组: SAS公益讲座 |
日前,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传出消息,“中山呼吸病防治联盟”在国内率先推出物联网医学“3+2”肺癌早期诊断法。病人只要用手机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将病情、病历等发给呼吸科“肺结节专病门诊”医生,同时上传CT片、肿瘤标志物、肺功能信息,医生则在电脑前分析鉴别并及早发现早期肺癌,而那些可疑的小结节也将在医生严密的监测中。
今年65岁的张女士,8年来被肺部性质不明的小结节所困扰,辗转多家医院,有的医生诊断为炎性病变,有的诊断为肺结核,始终无法明确诊断。上月底,张女士通过“扫一扫”,找到中山医院“肺结节专病门诊”,按要求完成检查后,她将所有信息传入“云”端。医生从“云”下载信息后,利用高度精确的肺结节分析软件,最终确诊,张女士可疑的小结节是多发原位性肺腺癌。随即,医生为她进行胸腔镜肿瘤切除治疗,移去了埋在体内的“定时炸弹”。
目前,中山医院物联网“肺结节专病门诊”已接诊千余名患者。据悉,中山呼吸病防治联盟推出的物联网医学,还为睡眠呼吸暂停、慢阻肺、哮喘等多种慢性病病人带来诊疗便捷。
据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中山医院呼吸科教授白春学介绍,中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约15.6%,主要原因是约75%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肺癌。物联网医学可以为此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物联网医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和拓展的功能,可以收集海量信息,深度挖掘,联合云中专家,作出诊断或会诊,并随访跟踪,在保健、预防、早期诊断、综合治疗方面提供方便。”白春学表示。
专家认为,物联网医学是有别于以往常规医疗模式的革命性诊疗技术手段。其发展迅速,创新性地解决了许多以往无法普及的问题,促进了疾病诊治和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适合现代医学正加快向早发现、精确定量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具有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转变过程中,面向基层、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服务,开展疾病预警、保健、管理和康复等新的医疗改革重点需要的功能。物联网医学为社区医师和专业医师提供了相互取长补短与难以想象地放大服务效果的良好技术平台。
应用物联网医学技术后,社区医师将有机会随时随地接受教育,以及经常与专科医师交流,迅速提高专业水平、弥补高端设备覆盖率低和高新技术掌握度低等不足,更易得到患者及其家庭的认可。同时,患者则可以解决入名院难、看名医难的“二难”问题。
| 数学中国 (数学建模)-最专业的数学理论研究、建模实践平台,目前已经发展成国内会员最多,资源最丰富,流量最大的数学建模网络平台。扫一扫左侧二维码即可关注数学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
文章来源:数学中国网,数学中国论坛,数学中国官网,数学建模官网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