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物量研究的历史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产量的测定局限于林木的树干部分,用树干或木材的体积来衡量森林的产量。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森林资源的不断消耗,尤其是木材产量的急剧下降,迫使人们不得不关心除木材以外的林木其它部分的利用,这就促进了森林生物量的研究,具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1、森林工业为实现能源自给所作的努力是森林生物量利用和研究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自六十年代起,木材市场和许多木材加工业尤其造纸浆业和板条加工业,要求重量作单位进行交易,而不用体积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林木各器官重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2、人们对森林资源利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年,芬兰及瑞典首先提倡全树利用。一观念,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森林生物量,以供应大量的木质纤维。在林业发达的国家,己将树叶、树皮、木材片屑和剩余物用作医药、食品、香料、纸张和人造板工业等有价值的原料。年美国人进而提出了全林利用的概念,指出全林利用是指集约经营的森林内所有木本灌木和树,种,从根尖至叶尖全部生物量在食物与饲料、固体或液体燃料、建筑材料和化学工业原料等方面得到利用。 3、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己经导致相当多的国家和研究人员将视线转向绿色森林这种能永续利用的能源。森林不但是直接能源,而且是多种化工产品的资源,要对资源的贮藏量和生产量作出估计,用干物质量最为适宜。 4、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年由国际科联理事会发起,并组织了规模空前的全球变化国际性协作研究课题,国际地圈一生物圈计划。随着的实施和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生物圈的重要性再次被高度重视,一个新的生物学研究热点正在形成。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二氧化碳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中心,己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模拟二氧化碳浓度倍增导致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植 被分布及其生物生产力格局的变化以含机理性的动态模型拟与预测变化的可能过程估计植被对全球变化的反馈。这些研究内容都与生物生产力和生物量有着直接紧密或间接的关系,从而进。步推动了生物量研究内容地拓宽与发展。
' i& M0 {& h6 ~4 M! [0 G6 g# u7 v- C5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