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9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所“痛恨”的日本在数学上是如何超过中国的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1341

主题

738

听众

2万

积分

数学中国总编辑

  • TA的每日心情

    2016-11-18 10:46
  • 签到天数: 206 天

    [LV.7]常住居民III

    超级版主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元老勋章 发帖功臣 新人进步奖 原创写作奖 最具活力勋章 风雨历程奖

    群组2011年第一期数学建模

    群组第一期sas基础实训课堂

    群组第二届数模基础实训

    群组2012第二期MCM/ICM优秀

    群组MCM优秀论文解析专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3-22 20: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我们所“痛恨”的日本在数学上是如何超过中国的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9月2日,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当时的国民政府于次日(9月3日)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次中国对日本法西斯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不过,我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3500万(有可能更多)的人员伤亡。

    当时,日本的总人口数也不过7000万,为何日本军国主义者能给中国带来如此灾难,原因还是在于科学、技术与军事的领先

    把时间追朔到古代,从隋唐时代开始,日本就开始向中国大量地学习,其中就包括对数学的学习。《九章算术》、《周髀算经》这些代表古代中国数学辉煌成就的著作,都被日本人带回他们的国家,深入研读。另外,被认为“国粹”的算盘和珠算技术也在后来飘扬过海,进入日本,成为日本人学习的对象。那个时候,数学在日本叫做“和算”,而那个时候日本的数学在泱泱中国面前,就像数学老师面前的小学生一样。

    到了明末清初,中国开始大量引进西方数学,1607年,利玛窦和徐光启出版了中文版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前6卷。不久后,这个这一译著也传到日本,标志着西方数学开始对远东地区产生重大影响。到了清朝末年的1857年,数学家李善兰和英国人伟烈亚力出版了《几何原本》中译本的后9卷,不久后也被传往日本。同时,李善兰和伟烈亚力还分别在1853年和1859年出版翻译版的《代数学》及《代微积拾级》, 用于西方代数学和微积分学的传播,这两部著作也很快传入日本。那个时候,日本数学还处于和算时期,而《代微积拾级》还是当时日本和算家们能读到的最好的微积分读本。可以说,到19世纪60年代前后,中国的数学的总体水平还是在日本之上的。



    然而,数学实力的强弱关系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发生逆转

    1867年,同文馆设立天文算学管,李善兰担任数学教习。但天文算学管从设立之初,到设立之后一直饱受非议,关于它的存废,一直处于论战之中。甚至有大学士提出:“古今未闻有恃术数(即算学)而能起衰振弱者也。”中国的数学研究,在李善兰去世后,更是无人问津了。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不久后的1872年日本天皇颁布敕令“废止和算,专习洋算”,下令学校不再教授来自中国的传统古学“和算”,一律改为“西方数学”。

    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下,晚清政府推出的措施反映出了对表面上的“坚船利炮”的痴迷。在一些工业、制造业的措施上,中日差别不大。但对于包括数学在内的基础学的投入上,基本都晚于日本三、四十年。

    1965年,日本横须贺造船所动工。1965年,中国江南制造局成立。

    1872年,新桥至横滨铺设铁路。1876年,上海至吴淞铺设铁路。

    1879年,千住制绒所成立。1880年,兰州机器制呢局开工。

    1887年,东京电灯株式会社成立。1893年,上海电力公司成立。

    再来看看和数学相关的基础科学的情况。

    1877年,日本东京数学会成立。1935年,中国数学会成立。

    1877年,东京大学理学部成立。1903年,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即理科)成立。

    1879年,日本学士院成立。1928年,北平研究院成立。

    1894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之后,中国的数学实力已经完全被日本超越。正如张奠宙先生在《20世纪数学经纬》中提到的那样,“短短三四十年间,中日数学实力完全逆转。抚今追昔,令人感慨万千。”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21世纪,日本已经成为了公认的数学强国之一。而中国的数学实力在过去100年间,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不及我们的近邻日本。代表数学最高荣誉的菲尔兹奖,中国至今无人获得,而日本已经有小平邦彦、广平中佑、森重文三位数学家获得过如此殊荣。

    最后,用李克强总理在一次座谈会的讲话,来为本文结尾:“我们要搞原始创新,就必须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没有扎实的基础研究,就不可能有原始创新。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中国至今没有一人获得。现在IT业发展迅猛,源代码靠什么?靠数学!我们造大飞机,但发动机还要买国外的,为什么?数学基础不行。所以,大学要从百年大计着眼,确实要有一批人坐得住冷板凳的人。”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 09:16 , Processed in 0.362588 second(s), 5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