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8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仰“数即万物”的毕达哥拉斯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韩冰        

823

主题

3

听众

4048

积分

我的地盘我做主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帖功臣 元老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0-4 17: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 H: `# n+ f1 Q+ ^0 R g" e$ E2 |4 u1 B. y6 U5 W3 V4 t3 Z1 k5 k# Z* V" E. `" N' d1 Z+ q' \: g1 [( _3 ]: d3 K3 A: }3 R4 u* Z3 h) O2 j7 |0 W. i/ O2 L& R
+ G- r+ k% @5 m

  无论是解说外在物质世界,还是描写内在精神世界,都不能没有数学!,最早悟出万事万物背后都有数的法则在起作用的,是生活在2500年前的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72—前497)。

0 M6 z) }1 V" ~. |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以后因为向往东方的智慧,经过万水千山来到巴比伦、印度和埃及,吸收了阿拉伯文明和印度文明甚至中国文明的丰富营养,大约在公元前530年又返回萨摩斯岛。后来又迁居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通,创建了自己的学派,一边从事教育,一边从事数学研究。

+ v* {: d- r5 s. ^* O/ {5 b9 d" Y

  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在数学上有很多创造,尤其对整数的变化规律感兴趣。例如,把(除其本身以外)全部因数之和等于本身的数称为完全数(如6,28,496等),而将本身大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盈数;将小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亏数。他们还发现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西方人称之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称为勾股定理。当今数学上又有“毕达哥拉斯三元数组”的概念,指的是可作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三数组的集合。

M- O: n x" u) N: X1 X# i0 Q, h

  在几何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证明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的论断;研究了黄金分割;发现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作法;还证明了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2 I" ]5 K; O0 P" Z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最崇高,最神秘,他们所讲的数是指整数。“数即万物”,也就是说宇宙间各种关系都可以用整数或整数之比来表达。但是,有一个名叫希帕索斯的学生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它的对角线(根2)却不能用整数之比来表达。这就触犯了这个学派的信条,于是规定了一条纪律:谁都不准泄露存在根2(即无理数)的秘密。天真的希帕索斯无意中向别人谈到了他的发现,结果被杀害。但根2很快就引起了数学思想的大革命。科学史上把这件事称为“第一次数学危机”。希帕索期为根2殉难留下的教训是:科学是没有止境的,谁为科学划定禁区,谁就变成科学的敌人,最终被科学所埋葬。

8 l0 D2 R% E6 _; g. u1 ^

  可惜,朝气蓬勃的毕达哥拉斯,到了晚年不仅学术上趋向保守,而且政治上反对新生事物,最后死于非命。      

U/ {" @9 X4 c8 i' f2 A% b 0 c4 L) V: J( y. A7 R( ?6 Z4 E . F8 \$ g. K$ O$ f# K; _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1 16:59 , Processed in 0.503760 second(s), 5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