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109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斐波那契螺旋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god        

206

主题

2

听众

882

积分

升级  70.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0 09: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斐波那契螺旋

+ a. S/ i2 x+ {

; S: d2 A; R# I5 C. g

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约1175-约1240)也许是在生活在丢番) \+ p0 P5 }; K* s 图(Diophantos)之后费尔马(Pierre de Fermat)之前这2000年间欧洲最杰出8 Q# _$ a9 N% B+ k 的数论学家。我们对他的生平知道得很少。他出生在意大利那个后来 j. K! v1 w0 U. | 因为伽里略做过落体实验而著名的斜塔所在的城市里,现在那里还有$ k4 D% n/ O& ~! C- C; G 他的一座雕像。他年轻是跟随经商的父亲在北非和欧洲旅行,大概就2 }2 @. B Y6 V! A8 z3 y 是由此而学习到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算术体系。在他最重要的著作《算 + N. q" L8 j/ U8 s7 `1 c' C盘书》(Liber Abaci,写于1202年)中,引进了印度-阿拉伯数码(包 9 x& c/ @4 i+ J" M8 P- T括0)及其演算法则。数论方面他在丢番图方程和同余方程方面有重要 % _" ?0 ?0 G! S5 H: s贡献。( s Y# ?# {% j) q2 S7 l

* R: C' y- e/ L8 \# i

$ X; J$ t7 D3 y& x

坐落在意大利比萨的斐波那契雕像2 K1 w/ t7 H* ]9 N% P j# \; M$ ]7 [; H+ H: W& x: ]  数学中有一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著名数列: + ~ [6 ]5 E/ c9 P1 K' ?     1, 1, 2, 3, 5, 8, 13, 21, 34, 55, 89, 144, 233, …… $ Z2 v+ d) k/ m' k8 I# v4 `9 Q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数列中前两项之和。这个数列是斐波那契在6 `- G3 M8 i* V* X3 I- O+ L 他的《算盘书》的“兔子问题”中提出的。在问题中他假设如果一对 9 C# l+ \( X+ s; ?( \兔子每月能生一对小兔(一雄一雌),而每对小兔在它出生后的第三# ~0 Z) n5 t: A I# m @ 个月,又能开始生小兔,如果没有死亡,由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开始, 8 g+ D7 ]8 k' u4 `一年后一共会有多少对兔子?将问题一般化后答案就是,第n个月时的; W8 A' ~6 @: v. C" f 兔子数就是斐波那契数列的第n项。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数有很密 . P; }# @, Y+ N1 v" m切的联系。% Q4 j0 |2 _; D/ R ; j( a" ~5 B$ E   斐波那契并没有把这个问题和这个数列看得特别重要,在《算盘 ' ~, ^8 u6 l7 a( K书》中兔子问题只不过是书里许多问题中并不特别的其中一个罢了。 - h: o2 N$ q: u/ w) g( n9 P7 e% q. b9 v但是在此后的岁月中,这个数列似乎和题中的高产兔子一样,引发了! e% i8 e) ?1 O, @ 为数众多的数学论文和介绍文章(本文似乎也在步此后尘)。不过在 ) U, a% L" g, w5 k8 s2 n: ]这里我不想介绍浩如烟海的有关斐波那契数列的数学文章,只想欣赏 3 G+ w- w$ r8 o6 W6 C! U* ^; S2 q% F大自然的造化。: N; c7 h. q, y 2 ?7 V" a+ l" s* p% G5 m6 E  在现实的自然世界中,《算盘书》里那样的神奇兔子自然是找不9 ]9 s1 [/ j& F9 [( l) a& ] 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大自然使用斐波那契数列。本期封面上是起绒( e/ ?. _) |+ g' U& { 草椭球状的花头,你可以看见那上面有许多螺旋。很容易想像,如果% R. z: N* m2 |0 |# o g 从上面俯视下去的话,这些螺旋从中心向外盘旋,有些是顺时针方向 / [1 W) n! i Q4 L- d+ {1 w, A4 W' c的,还有些是逆时针方向的。为了仔细观察这些螺旋,我们挑选另一 # s* C* [% }+ U5 Q' H4 |3 _种具有类似特点的植物——蓟,它们的头部几乎呈球状。在下面这个 " m% c) i8 ^9 h5 f1 \+ Q4 S/ r图里,标出了两条不同方向的螺旋。我们可以数一下,顺时针旋转的; @' Z! Z4 D7 y! f

. M x4 q) E& F( p6 H

. L1 O! F/ z0 A) _

具有13条顺时针旋转和21条逆时针旋转的螺旋的蓟的头部9 s8 _3 c2 y$ n$ ^6 L' m (和左边那条旋转方向相同)螺旋一共有13条,而逆时针旋转的则有' r' W- E- e0 X V: U 21条。而下面这幅图中的顺逆方向螺旋数目则恰好相反。 , [* b6 X/ j, ]' C

5 X# N) a" w% x$ o

( V; t# O( E# @. U1 P& L

具有13条逆时针旋转和21条逆时针旋转的螺旋的蓟的头部 3 [# M+ x1 k& R3 ^& P  以这样的形式排列种子、花瓣或叶子的植物还有很多(最容易让 . W& s+ {% ~0 x9 P( W人想到的是向日葵),下面的图片是一些看起来明显的例子(可以点 5 O8 `; D' O0 F9 `0 o( |击看大图),事实上许多常见的植物,我们食用的蔬菜如青菜,包心 7 ~" ]+ r) ~; l& @, F' v菜,芹菜等的叶子排列也具有这个特性,只是不容易观察清楚。尽管 : [5 j. |: ?8 I; e+ _这些顺逆螺旋的数目并不固定,但它们也并不随机,它们是斐波那契 6 T' I- t! h6 q; _序列中的相邻数字。这样的螺旋被称为斐波那契螺旋; m7 z' d& O8 Y+ c0 b q

6 Q( M4 M# C A( J4 h# K* j

5 a) b: o. N: ]1 h' ?

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斐波那契螺旋(点击看大图)4 H0 q4 L F3 R) b7 e" ^ . G0 r! z, e7 ^! c4 _1 X  这些植物懂得斐波那契数列吗?应该并非如此,它们只是按照自! J7 F% c8 E! F6 O1 C; t 然的规律才进化成这样。这似乎是植物排列种子的“优化方式”,它 ! L0 v& v2 e& }" u能使所有种子具有差不多的大小却又疏密得当,不至于在圆心处挤了 1 j+ O+ v4 D4 y太多的种子而在圆周处却又稀稀拉拉。叶子的生长方式也是如此,对6 G; G7 t$ V' o) X 于许多植物来说,每片叶子从中轴附近生长出来,为了在生长的过程4 r" U( }8 ^8 W. ^0 `* J3 X C 中一直都能最佳地利用空间(要考虑到叶子是一片一片逐渐地生长出 ( j: N% h6 O! D# J D+ g5 [来,而不是一下子同时出现的),每片叶子和前一片叶子之间的角度 ; i2 n/ M% `5 E. O# S& g8 c应该是222.5度,这个角度称为“黄金角度”,因为它和整个圆周3601 r3 a) `& v- k* h 度之比是黄金分割数1.618033989……的倒数,而这种生长方式就决定 2 [9 V5 t9 ]* @: v- n* f了斐波那契螺旋的产生。向日葵的种子排列形成的斐波那契螺旋有时7 K2 n0 k. j" ~4 s% i 能达到89,甚至144条。1 z8 C w+ ^! J) c9 [8 Q4 J# H l2 ` 7 W6 F% [/ t4 w( w# s$ W4 U; h  由于是自然规律而并非抽象的数学或哲学原理决定了植物各种器 + J. R% a' `; \* X& @8 G; t7 d官的排列图样;另外还有具体环境的影响,比如地形、气候或病害,0 U7 {. K! [+ n6 ^. i, } 你并不总能找到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即使是生长得很健康的植物,& F. A2 Z. X! D5 d 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片,你会发现螺旋的中: s" |3 B6 `6 k 心经常是一片混乱。所以最后还是让我们来欣赏一下由计算机绘制出! I, y5 n: B$ z4 C 来的完美的斐波那契螺旋吧(点击看大图)。

- ?$ }: {, n0 [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如果我没给你翅膀,你要学会用理想去飞翔!!!

22

主题

6

听众

438

积分

升级  4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10-31 12:5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新人进步奖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数学趣味、游戏、IQ等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西南大学建模组

    群组华中科技大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弘道        

    0

    主题

    13

    听众

    541

    积分

    升级  80.3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 23:28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自我介绍
    qu

    社区QQ达人

    群组IE与建模

    群组LINGO

    群组Mathematica研究小组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第四届cumcm国赛实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宇仲        

    2

    主题

    13

    听众

    1263

    积分

    升级  26.3%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4-10 07:33
  • 签到天数: 36 天

    [LV.5]常住居民I

    社区QQ达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10-1 17:31 , Processed in 0.541047 second(s), 74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