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3838|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9-2004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tocyon        

7

主题

2

听众

20

积分

升级  15.79%

该用户从未签到

新人进步奖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 23: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7 h7 B+ M$ ]" Y9 r$ e6 `2 r, x* d, ^4 `* N9 V7 w1 L+ H& W4 H! z2 p) q# @7 `* N S" \2 {9 w# R k! b" x7 x3 I6 W7 v+ t3 Q9 s' j# [8 ^, R7 c6 N. u5 k0 w' M5 C/ q" F$ o- Q; o$ S( N0 S ~ d' j. H. ]* o! c& d; F# Z; F3 X# F, O5 U/ D- ^/ y: K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简介
2005年 03月29日
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1940年生于美国的纽黑文,1966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头衔,现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伯克利(UCBerkeley)经济学教授。 ! ?: d( z X; {  阿克尔洛夫被他的同事描述为"一个职业化的人",他对市场的不对称信息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他引入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著名模型是"柠檬市场"(the"lemons"market)。(注:"柠檬"一词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或"不中用的东西"。)主要用来描述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商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的情形。阿克尔洛夫的理论被广泛运用于一些完全不同的领域,如健康保险、金融市场和雇佣合同等。 % c" [; s( Y5 P+ x   阿克尔洛夫从1966年开始加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任助教。阿克尔洛夫得到承认是因为他的研究借鉴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以及其他学科以确定经济学的影响和结果。他的专业领域包括宏观经济学、贫困问题、家庭问题、犯罪、歧视、货币政策和德国统一问题。 ; Y$ a! C" L( ?+ @2 D5 d1 a  阿克尔洛夫的妻子是他在伯克利的同事,经济学家JanetL.Yellen。他们在很多研究领域进行了合作,Yellen评价说,"他对人类问题具有的敏锐洞察力,可以直指社会现象的原因。与他合作是精彩的,他如此具有原创性。" " d) X: u7 Q9 h0 g1 j1 |   阿克尔洛夫曾说过,"经济学对待理论就像法国厨师对待食物,要发展那些被不成文的规则所限制的因素成为有独特风格的模型。传统的法国烹饪不使用生鱼和海藻,新古典经济学模型也不从心理学、人类学或社会学出发提出假说。我不同意任何限制经济学模型自然成分的规则。" - ?3 G* e% Z( o   阿克尔洛夫的同事,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迈克法登评价阿克尔洛夫对现代经济学具有足以骄傲的洞察力,他认识到市场结构的理论建立在参与者可以严格地充分利用信息的基础上,这是一个对交易和合同具有统治权的机械理论。这种情况会阻止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反信息的流动可以使市场得到发展,改善资源配置。" 4 Z3 B V; V0 c% j
迈克尔·斯宾塞(A. Michael Spence' R5 R& q+ l2 |) o. _9 B( B  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Spence)1948年生于美国的新泽西,1972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头衔,现兼任美国哈佛和斯坦福(Stanford)两所大学的教授。 8 x1 w" m: Q# N9 r- e9 U1 A  迈克尔·斯宾塞,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前任院长和现任名誉院长。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将本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位经济学家是因为他们在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从七十年代开始,他们就致力于"不对称信息市场"理论的研究,即分析不同数量的信息代理是怎样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市场产生影响的。因此,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他们的贡献就在于揭示了当代信息经济的核心。 - K% P9 w- f5 u4 d1 O4 w q  迈克尔·斯宾塞的同事约翰·罗伯特教授说:"迈克尔在经济学领域的洞察力引导我们更深地理解现实世界的种种现象,从通过价格竞争而获得的资本积累到那些信息明显匮乏的广告,而这些洞察力是极为罕见的。""不对称信息"理论主要研究在缺乏借方信用价值信息的情况下贷方所面临的风险问题,它也解释了那些熟知科技产业资本运作的人是怎样取得对其他投资者的优势的,以及近年来科技股的泡沫问题。斯宾塞的研究显示了信息在当代经济社会的绝对重要性,即在一定情况下,消息灵通的商人比那些缺乏业内信息的人能取得更多的市场收益,比如说,汽车经销商可以通过提供产品担保书来表明他的车更好,而公司则可以利用红利的额外税收来显示它的高收益。斯坦福商学院的大卫·克若普斯教授认为,斯宾塞的理论是过去五十年来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 W3 {# P# j$ Z+ D% Y8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 Stiglitz; [9 z8 V! R* B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tz)1943年生于美国的印第安纳州,196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头衔,曾担任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现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经济学教授。 . S6 Q! a/ y5 v5 G- H1 j \  斯蒂格利茨在获奖后哥伦比亚大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市场经济的特征是高度的非理性和不完整性。旧的模型假定信息是完美和理想的,但即使很小程度的信息不完整也能够导致很大的经济后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些人知道的比另一些人多。'" 2 I8 J) v8 ^2 w+ F' z  斯蒂格利茨的理论创新在于他提出了现代经济学最优理论的非均衡量。斯蒂格利茨运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分析了传统经济理论的缺陷,指出,标准新古典模型中有关信息的假设是一个严重的失误,因为在标准信息假设中,轻微的不均衡变化将彻底改变标准模型的所有重要结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个体搜集、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信息的传递是有噪音的和不完全的,同时人有时会犯错误也是合理的现象,这一切都是经济运行分析的前提。描述经济运行仅仅局限于运用价格机制是远远不够的,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价格机制实现帕累托效率的有效性与普遍性是值得怀疑的。因此,新古典模型并不能为市场体制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一旦将信息不完全性引入分析之中,就很难得出市场是有效率的推论。 ; ~: z. ? _; |( J- y" {   斯蒂格利茨将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引入,进而批评了以新古典模型为基础的兰格-勒纳-泰勒定理在描述市场社会主义特征方面的种种错误理解和误导。指出,其关于竞争市场经济的推论存在两个重要缺陷,即它没有理解市场经济框架的不充分性并错误地鼓吹了市场社会主义的可行性,它所提供的仅仅是一种与潜在效力相距甚远的经济模型。 , O1 O* |5 t# h* g  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备市场基础上,斯蒂格利茨提出了新的模型并描述了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经济运行。斯蒂格利茨的模型不仅为洞察市场经济运行拓宽了理论视角,而且为在转型经济中的体制设计和政策选择提供了有启发性的思路。 ; t: R% |/ F W8 a% q' w+ e  斯蒂格利茨是美国较年轻的一流经济学家,他在经济学领域是一个有创意并富有挑战性的学者。在其(经济学)一书中,他提出了要"超越马歇尔和萨缪尔森",推翻新古典综合派体系。他在宏观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公共财政、发展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等领域颇有建树。主要著述有:<竞争、激励与风险理论)(与F.马修森合作,1987),(政府经济学)(1988),<国家的经济职能)(1989),《不完全与非对称信息的福利经济学》(1993),<信息与经济分析)(1993),《农户与城市居民:税收、价格与经济发展的负担》(与R·萨合作,1993)等。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0

主题

6

听众

2087

积分

升级  2.9%

  • TA的每日心情
    难过
    2013-9-21 22:26
  • 签到天数: 452 天

    [LV.9]以坛为家I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5

    听众

    759

    积分

    升级  39.7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8-26 15:55
  • 签到天数: 39 天

    [LV.5]常住居民I

    群组学术交流B

    群组2014数学建模国赛备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5-15 00:01 , Processed in 0.383597 second(s), 61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