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E Y6 F% n. p4 ~, u8 ^* @# v o1 D% \# {% q! |' \3 v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区别, l" @9 z9 }" q8 }, o
大多数同学们想问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研赛)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下简称国赛)的区别。 那么,两个竞赛最主要的区别在题目,体现在题目数量、题目背景、技术要求、综合难度等几个方面,其次是评奖模式。 9 S$ k% K g* U" C/ ^9 H v0 f
( W. H; o5 v5 C I 题目区别国赛一共四道题,本科、专科各两道。本科生只能选本科组的题目,专科生都可以选,但是要在竞赛之前确定。而研赛的题目数量每年不固定,从4道到6道都出现过。而且不分组,硕士、博士不区分。: B) O! {2 v% u$ g$ R4 o
国赛的题目一般比较“通俗”,多以日常生活为背景,一般不需要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就能理解题目的意思和要求。比如小区开放、医院病床管理等,虽然这些领域也都有人专门研究,不过就题目本身而言,都不难理解。当然,也有相对专业一点的题目,比如月球着陆轨道设计,CT成像参数标定问题等等。而研赛的题目往往“很专业”,卫星定轨、雷达成像、通信、生物等等,很多可以拿来做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论文。如果正好有本专业熟悉的问题,可能相对有优势。而如果专业知识相差太远,可能有些题目都看不懂。不过,竞赛组委会也考虑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是为了吸引偏文科一点的专业的研究生参赛,时不时会有一些技术背景要求不高的题目。因为很多题目专业性太强,或许这也是研赛题目数量较多的一个原因。 因为专业性比较强,所以研赛题目的技术要求往往比全国赛更高,一般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案或者是答案,可能会用到某一专业领域的技术或者方法。而全国赛的部分题目的部分任务,因为很具体,所以是有参考解答或答案的,比如CT系统的参数标定问题,太阳影子定位问题等。 总体上研赛的题目更难一些。好在题目比较多,选题时有一定的灵活性。建议选题时,国赛主要考虑“扬长”,研赛主要考虑“避短”。 - J# t- @* Q+ V: d0 o
评奖标准模式国赛是二级评阅。各赛区先进行评阅,评出赛区奖,再选优秀的论文报送全国评阅,评出全国奖。研赛是一级评阅,但是分两轮,第一轮网评,选出一部分论文进入终评,终评确定最后的奖项。- O3 n" K$ o; t0 m0 p
考虑到竞赛题目的难度差异,研赛会向选题队数少的题目倾斜(隐含假设是,选难题的队数少,队数少的题目是难题),也就是说,队数少的题目,各等级奖项的比例会高一些(总的获奖队数不一定一样)。国赛之前一直严格按比例取奖,最近几年调整为各题获奖数量相同的规则,不考虑选题队数的差异,可能是与研赛同样的考虑。 其他差异还有一些其他差异,竞赛时间、交卷要求等等,这些内容在每年的报名通知和参赛指南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和具体要求,仔细看一看就都清楚了。
7 ]/ ~1 l: a2 j 7 D* W$ B7 Q. V) r3 b: p, p+ _8 B
3 A# Y$ y A4 Y/ [' L
$ Q9 [) u1 _7 G! s
6 N- F0 P; b!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