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7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17-7-6
- 注册时间
- 2008-11-12
- 听众数
- 2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6503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061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14
- 主题
- 13
- 精华
- 0
- 分享
- 2
- 好友
- 24

大学生
升级   2.03%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1-10-3 23:16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自我介绍
- 学在武大!
|
尽管没有参与过数学中国网站的运作,但是作为一个会员,我可以看到贵站工作人员的付出和艰辛。在数学中国中,我收获了很多,也希望数学中国在以后的日子里越办越好。
5 U& y3 n9 J, ]* h, f以下是我的建议:
( ^, o8 Q1 m0 m/ Q. I# ?9 s数学中国是一个学术性极强的网站,这也就决定了她的受众的范围是有限的。如果想拓宽受众范围则必然要调整网站的自身定位。这是否是个合适的变革还需要时间检验。: U7 H) C/ N3 B v2 y2 a
作为一个学术性网站,丰富的学术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吸引广大同学的重要方面。早先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接触数学中国,进而喜欢上这的。所以,这个应该是继续强化的。尽管是有一部分同学因竞赛而来,因竞赛而去,但是任何一个网站都会有这样的情况,而且也不能低估这些人的宣传效果。只有将宣传面铺开,才会有更多同学到来,就会有更多的喜欢数学中国的同学(在均匀分布的前提下)。, ]" w7 j& l2 x }. \( d, I
希望数学中国与高校建立良好的联系。比如与高校的相关领域的老师、数模基地或数模协会进行沟通交流。将数学中国建立广大大学生的基础上,同时在相关老师或协会负责人的指导下,学校中数模协会的会员或参赛队员在数学中国的平台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中国的作用,改善数学中国的学术气氛。也为网络挑战赛打下群众基础。! d0 z D, m/ e" Q' m% b
关于回帖不足的问题,我觉得这和数模问题的本身的深度存在一定的关系。在其他活跃的网站比如人大经济论坛,很多问题是技术问题,掌握相关知识的同学不需要很多时间就可以解决,但是数模问题往往不太容易很快解决需要各个角度深入思考。其次,热心的网友是比较缺乏的。这是很多网站的通病。但这不是在短时间可以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需要在一些人的带领下,将网站的气氛慢慢培养成这样,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热心的网友。1 M. P; ^& ~& m3 T7 I4 e$ G
关于盈利方式,我觉得好像没有很独创的办法,只能通过作为其他相关领域的宣传媒介盈利,同时可以与相关企业或公司合作或者挂靠到某个单位里得到资金支持保证日常运作。9 V1 V4 J9 @2 Q: C8 b1 E
目前只想到这些,不管如何,都希望数学中国越办越好,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