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要一步,快速开始

 注册地址  找回密码
查看: 29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3A题优秀论文] 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法建模及优化

[复制链接]
字体大小: 正常 放大
madio        

3万

主题

1311

听众

5万

积分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7-1 22:21
  • 签到天数: 2014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自我介绍
    数学中国站长

    社区QQ达人 邮箱绑定达人 优秀斑竹奖 发帖功臣 风雨历程奖 新人进步奖 最具活力勋章

    群组数学建模培训课堂1

    群组数学中国美赛辅助报名

    群组Matlab讨论组

    群组2013认证赛A题讨论群组

    群组2013认证赛C题讨论群组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8-30 17: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招呼Ta 关注Ta |邮箱已经成功绑定
    摘要:
    ; U: V0 M$ t  f本文主要解决的是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法建模及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多维* E. y; C0 h, `. ]/ x2 M0 B
    非线性隐式方程组的变循环发动机部件模型,分别采用牛顿—拉夫逊法和遗传
    , q/ O( G4 z* n; |) c6 B" B算法对模型求解;建立了以发动机推力F 和耗油率scf 为目标的多目标最优化$ L( B% R* [0 R; ?
    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发动机单涵道工作模式下的工作参数进行优化,以使其
    * }! u0 b; E" V8 i( S  b达到最佳性能。具体讨论了发动机性能最优时,CDFS 导叶角、低压涡轮导叶, j4 Y1 X" o- {! E+ U9 L; r( d9 k
    角、尾喷管喉道面积等发动机参数随飞行马赫数变化的规律。0 s% T- d; M! L, U8 ?* D9 H
    针对问题一:首先根据附件3 中的标准化公式,对附录4 给出的风扇的增! b" B: U; C6 u) t: U: t
    压比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zz 值。然后画出风扇流量在9 种不同的换算转速下随" J/ ?4 U+ d/ h# s7 _
    压比函数值变化的曲线图,如图4 所示。根据附件2 给出的各部件计算公式,* Q. k0 x' S3 s* d
    采用发动机部件建模法求出风扇和CDFS 的出口总温、总压和流量,如下表所" L  _( ?( w, H- r( i
    示:9 A+ B; X6 H  o$ Q9 i, X  ^
    指标 出口总温 出口总压 出口流量
    . }5 t8 L8 f5 U# B' E; c0 a! X* H风扇 379.2879 1.3057 19.0477
    : y6 L. L0 {/ |( UCDFS 420.3209 1.7973 17.1329
      u0 B, f8 h5 U1 N针对问题二:在双涵道模式下,建立了发动机工作平衡的多维非线性隐式7 z* J- p, H0 r
    方程组。针对多维非线性隐式方程组模型的复杂性及隐式性的特点,由于迭代$ X% Y4 b. k  N4 k5 _- ?% o' v9 h
    过程存在可能不收敛,因此本文采用了牛顿-拉夫逊法和遗传算法2 种不同算法
    . o1 n9 R9 B* u: Q进行求解。对于方程组采用两种算法分别求得牛顿—拉夫逊法的满意解和遗传
    # i9 R1 \  g2 i  f; U& h* O算法的最优解如下表所示:! m1 l8 Q2 T7 q$ ?* D, p& F
    2
    / ~: n0 m: \, b* \变量 H n CL Z CDFS Z CH Z *! T5 r4 x7 J7 z( J6 g; J- j
    4 T TH Z TL Z
    - f1 ]  R3 n& L牛顿—拉夫逊法 0.950 0.541 0.451 0.306 1800 0.201 0.14
    7 B3 y% q7 g  P( O遗传算法 0.919 0.455 0.477 0.293 1800 0.172 0.1
    - \/ J( F* `+ D* y1 b3 k根据题目要求,在文中陈述了相应算法的关键步骤及其解释,并从多个方
    $ i* v$ F/ r6 s9 j4 i面比较了2 种算法的有效性,结果如下表所示:, {  C8 q/ i( w9 m  y6 _* C
    评价指标 收敛性 计算精度 计算效率 其他指标
    + Y2 `  S: b* c, ?, Y牛顿-拉夫逊法 局部收敛性 高精度 较高 对始值较敏感& V7 L  z6 j2 D& v. g, |9 g; ^
    遗传算法 全局收敛 高精度 不理想 无始值要求,通用1 F2 J! n! z& e* z
    对于问题三:第1 小问是在单涵道模式下,建立了以发动机推力F 和耗油
    3 x* _+ X' }5 @. j8 K  @率scf 为目标的多目标最优化模型,并首先采用加权适应度函数将多目标优化问
    8 w$ ?3 N3 a, T. P* j题转换为了单目标求解问题,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发动机性能最优时
      f# ?; ]6 e- B0 }& qCDFS 导叶角度、低压涡轮导叶角度、尾喷管喉道面积值如下表所示:4 f5 H9 B9 J2 @8 K) n1 ^, a
    CDFS  CH  8 A
    ' a; \% R; t' w$ A$ J  o" A-5 2.78 9.51103
    + Z% i' K8 _$ v0 g; }. |5 }2 q3 u第2 小问在第1 小问的基础上,增加了马赫数的变化范围从1.1 到1.6,8 [* R/ G8 d/ d$ ?* h1 Q7 \
    且后混合器内、外涵道可调等条件。采用第1 小问的遗传算法,选定了马赫数4 N/ v. d1 _% b. K( i6 O
    为1.1、1.2、1.3、1.4、1.5、1.6 时,求解发动机性能最优时CDFS 导叶角度、& A# v, D9 Z/ n* z: I
    低压涡轮导叶角度、尾喷管喉道面积的值如下表所示,并分别作出了CDFS 导" L8 O: D- e# f
    叶角度、低压涡轮导叶角度、尾喷管喉道面积随马赫数变化规律的曲线图。, x; ~# M3 G0 v
    Ma CDFS  CH  8 A F Fs scf
    & M4 u# q- {2 p/ ?1.1 -4.89 -0.3600 9.53103 9557.3 719.8540 0.1551
    7 m& T" s6 L. N  l9 k1.2 -3.55 -0.8430 9.63103 10292 720.1292 0.1516& t! h/ F* ]5 u: n
    1.3 -4.95 0.3930 9.51103 10507 695.1700 0.1520
    ) a/ |/ g5 @; G( c1.4 -4.99 -4.9900 9.54103 9405.8 612.7537 0.1730
    ' }5 O/ ^# S$ i) F0 ^7 F/ s1.5 -5.00 2.7800 9.51103 12458 715.1500 0.1329
    $ k: i) k' @  `7 m1.6 -4.69 6.0300 9.56103 14492 752.7750 0.1164
    / s, }2 Z1 D6 k4 L+ z- Y关键词:多维非线性隐式方程组 牛顿-拉夫逊法 遗传算法 加权适应度函数1 F! H' `8 X; Y8 t2 h
    多目标优化
    1 {: I7 l& G. E
    ! Z; e1 }. I' C

    A题三峡大学11075020队.pdf

    12.1 MB, 下载次数: 267, 下载积分: 体力 -2 点

    zan
    转播转播0 分享淘帖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支持支持0 反对反对0 微信微信
    数学建模社会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地址

    qq
    收缩
    • 电话咨询

    • 04714969085
    fastpost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诚征英才| 对外合作| 产品服务| QQ

    手机版|Archiver| |繁體中文 手机客户端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194号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3 数学建模网-数学中国 ( 蒙ICP备14002410号-3 蒙BBS备-0002号 )     论坛法律顾问:王兆丰

    GMT+8, 2025-8-16 02:15 , Processed in 0.532342 second(s), 53 queries .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