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公考面试、遴选面试双79.68+选手,这些年也通过自由面试一对一课程成功帮助过很多同学提升面试成绩,我的回答是: 面试考官最反感的是套路化模板化,有形式无内容的回答!
我们先看一题:
我们来看一个回答: 领导把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是对我的信任。我会感恩这份信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组织好这次培训会。 第一,我会成立一个会务筹备小组,和小组的同事们一起勤奋工作,为培训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各项准备。 第二,我会明确此次培训的主题、内容、时间与对象,摸清培训的人数和批次,和小组同事一起,讨论制定一个培训方案,请领导审阅,待领导批准后,照此执行。 第三,我会安排好培训的地点。提前协调好场地,并做好会场布置、食宿安排等后勤保障工作,为培训会的顺利开展做好物质保障。 第四,我会提前下发通知,告知所有参会人员培训会的时间与地点,请大家按时参会;并且会做好确认,保障大家都能接受到通知。 第五,在培训会期间,我会在会场做好签到、会务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大家提供好服务,保障会议的顺利进行。 第六,事后,我会认真做好组织此次培训会的总结,对得到大家肯定的做法,今后要继续发扬,对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今后要吸取教训加以避免,确保今后再从事此类工作可以有更好的表现。 答题完毕。
这个答案怎么样呢?一般考生可能察觉不出什么,但如果你能当一回考官,坐在那里一上午听几十次“成立小组”“请示领导”“落实经费”,我敢打赌,你一定听得耳朵起茧,甚至想吐!“第一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是人天才,第二个把女人比作鲜花的人是蠢材”。哪怕这些表述再好,也架不住这么多考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这么答啊。考官真心听吐了啊! 而且,这个答案真得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里说了,会“制定一个培训方案”,那么请问,这个培训方案到底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内容,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些东西,才是考官真正想听到、感兴趣的,也是较少有考生能够涉及、容易吸引人的。我们的考生却用一句“制定方案”搪塞过去了,太可惜! 再进一步,这一题还有一个关键词“服务能力”,那么你的回答就一定要对这个词作出回应。否则,我把“服务能力”改成“办公软件操作能力”“档史学习”,你还可以用这一套话术当答案,显然违背了出题人的意愿:果真一套话术打天下,我还费心思出啥子题嘛! 因此,我们一定要反模板、反套路、反话术,精准审题,抓住关键,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亮点突出。在考场其他同学模板化套路化答案的衬托下,你的答案一定可以脱颖而出! 下面示范我的作答,请对照我刚才讲的几点,对比上面的答案,自行判断孰优孰劣: 开始答题。 首先,我会把提高服务能力和加强档史教育,提高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结合起来,让提高服务能力成为大家发自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的需求,让这次培训贴上“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的标签。如此,这次培训活动才能取得真正成效。 其次,我会从本单位工作实际出发安排培训内容,确保“学有所用”。我会认真梳理本单位的服务事项,邀请本单位从事相关服务工作的业务骨干或上级单位的有关领导来讲课,分享他们的认识与经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还会在事前通过线上线下多种途径对服务对象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于我单位提高服务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会收集整理其他兄弟单位在提高服务能力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整理成文字材料,一并列入此次培训的内容。 最后,我会通过设置结业考试、设置学习成绩“红黑榜”等方式倒逼大家认真学习,提高培训效果。 答题完毕。
这个答案,第一,没有套话,没有模板,考官听了新鲜、喜欢;第二,正面回应了如何组织这次培训,内容充实、给力;第三,精准把握了“服务能力”这个关键词,所有举措都是围绕这个点来展开,审题精准。 和上面的答案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自由面试一对一课程就是要教会大家这种精准审题、特色作答的方法。
我再说一个观点,就是这种题目,考官并不想听到你说流程,因为这个流程,但凡在体制内上过3天班的人都知道!所以它不值钱!而且在考场上1-2分钟的时间内,正常情况下、咱们这些没有在机关工作过的人也不可能去答出一个完整的流程,就算是在机关工作过的人也不可能、因为这个很繁琐——除非你是背的。所以考官真正想听到的,还是一些亮点、特色的东西,这个可以肯定是你自己的东西,而且也能体现水平。至于流程不掌握没关系,咱们在真实工作中有的是时间给你思考,还有科长、处长、分管局长、局长给你层层把关,想出错都难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