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96 小时
- 最后登录
- 2024-5-31
- 注册时间
- 2013-6-4
- 听众数
- 16
- 收听数
- 0
- 能力
- 0 分
- 体力
- 3436 点
- 威望
- 0 点
- 阅读权限
- 60
- 积分
- 1268
- 相册
- 0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57
- 主题
- 2
- 精华
- 0
- 分享
- 0
- 好友
- 61
升级   26.8%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4-5-31 20:23 |
---|
签到天数: 462 天 [LV.9]以坛为家II
- 自我介绍
- 数学业余爱好者,具有相当于数学本科水平。对数学有特别的兴趣和感觉。对整数、数论有系统的认识和见解及应用的相应论文。在数论的基础上,对密码学有系统的认识和见解及应用。对第三代密码学及开放式密码学系统形成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两方面都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可。
 群组: 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
各位数论专家、学者大家好!
1 j8 [ E8 L5 @7 t 弄斧必到班门,播种才有收获,鲜花才会铺满大地,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唯一推动者,我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当权者的失败,人民战争的胜利。歌猜创始人是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它的证明者恰巧也是一个业余数学爱好者。歌猜的发表也只有走人民战争的路。各位数论专家、学者权威人士请不要顾全自己的已有荣誉,勇敢站出来指正真理和错误。让我国的数论事业继续走在世界的前列,你也将成为数论历史的推动者,成为感动中国,震撼世界数论历史的推动者。
& S/ ]+ I0 g/ z# h6 G! p, m( }" F+ ~. `' V
# Y7 N$ m" v# T4 x 该论文从有冲动到成型,两年多一点,从 2007 年至 2008 年期间,从 2009 年开始投稿至今四年多了,投稿发表都失败了,我认为并不是我的论文内容质量问题,据我网上了解,几十年来在我国仅发表过这方面的论文几篇,且有的还是到外国期刊上发表的,北京的许多科研所、数学编缉部收到这方面的论文数不胜数,打扰了他们的正常工作,所以他们内部有规定见歌就当垃圾处理。另一个原因,歌猜感兴趣的知名专家据网上说全世界仅不超过二十人,投稿后编辑部两三年内等不到有资格的权威人仕愿意审稿。我国最强的三家我都投了,首先投数学学报,同时交审稿费 50 元后 2 个月退回。然后投中国科学.A 辑,数学,可仅投稿数小时后,就退稿了。接着投应用数学学报,还是没有太多回音,虽在收稿状态挂了一两年,但无任何交流,于 2011 年头确认退稿,仅投稿半年,2011 年末终于退稿了。因无人愿意审这方面的稿件,要投稿人先找两位以上数学专家(正教授级)推荐,或者明确要求改投其它家期刊。
3 ]/ y& f( Z% d) u: r+ L' Q( T4 T# C
! k' u" j) {8 j9 V' }% A& ]
$ r; }+ R1 Z0 z- Z+ ~2 i 我投稿我国最权威的数学期刊,本应数学期刊编辑部审稿,可他们要求我们投稿人先找数学专家出据审稿意见,对此循环要求。普通的我无法做到。
/ P& K( x1 r& o b) }. ]% Y6 n
, F5 u. G! C1 B& V3 P$ }8 V; u 在此我跟你们谈一谈,我对我的稿件的看法。如果歌猜是普通智慧就能证明的话,哪不会等到现在,如果象宣传报导哪样陈景润用了多少麻袋的纸张来演算,才获得了歌猜的世界领先,哪也不正确,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也不会轻易得手。我想我既然叫嚣完全的证明了它,哪我的证明方法虽然仅用初等数论,应该充满着许多简单而又高深的非凡智慧,论文应该是高质量的,才有可能成功。对论文的审核和验证,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我委托各位数论专家、学者帮我认认真真审审稿,与我交流交流。如果没有价值尽请直言。如果有价值,请帮我的论文推荐到专业数学核心期刊发表。如果需要费用,请你们支付,以后会重谢。
$ ]- m0 S1 Q& F: n, V3 ~: L1 j% }9 q0 C
( Y; b6 N3 u ?7 |* l+ q 论文正文仅有十页,加序言一页、加论文产生的背景、产生过程和创新性、被证之后的意义、作者建议审稿人等二页,共十三页,其它页是我跟友人的交流,对审稿有用,我把它放到了论文的后面。论文在投稿期间的四年里,基本构架没有改变,局部更改还是不少,扩展了内容,把偶数部分猜想从加法扩展到减法,把素数均布定理扩展到连续素数定理,实质上是把歌猜偶数部分猜想加大了难度,把它的证明向前推进了一步,把连续素数定理扩展到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在这期间我也对所证明的定理用手工、计算机做了相当巨大量的典型抽样验证工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能自圆其说。
* R% E; k2 ~4 H9 w6 t* ^
4 ]- Y% M2 ^6 I5 j1 ]7 K# G% B# S" g
科学不等于圣洁。科学家不等于道德高尚。这样的教训古今都有。公元前 500 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 hagora s )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Hippasus)发现无理数,却被处死。我要对付的不仅仅是我的论文的质量问题,而且是投稿发表的机制问题。就象我国的足球腐败问题,是整个机制的问题。许多歌迷正规入门受阻,仅仅为了自己的论文能够发表,有的亲自登门拜访数学家,有的冲上讲台不请自讲,还有的作广告等过激行为。有的丢了工作,有的甚至失去了家庭,有的被社会认为是个疯子。主流社会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你搞歌猜,你一定是钻牛角尖,如果你又疯狂,你一定被社会所抛弃。本来是光明正大的1事,却只能偷偷摸摸。我也不敢在同事、朋友、亲人面前承认自己在搞。歌猜的证明不是那么容易的,被人们接受还有一个过程,要想把证明论文经权威机构出版发表更是不容易。曾经有出版社重金悬赏证明者都无人领走。 9 V2 \2 j+ V% L+ f* Z, \" ~
' A& H1 ~ e; g1 S; D! q0 j3 H5 p5 J( |8 a* j- `
2序言
* Q% a3 |5 ]0 Z: `* }9 m: s 数论是整数、不连续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只有相当高深的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我却认为就象整数范围的事不能用高深的小数来解决,只能用整数来解决一样,歌猜不能用高深的数学来解决,只能用初等数论来解决。只有初等数论的思想才是最本源、最核心、最有价值、最有希望的思想方法。
3 [: b: U r% a( {
, B X, F+ c( O3 G5 g! M
2 K9 @. |, l1 V# b+ T& h2 q 论文产生经过三次突变过程,其实质就是对质数的三次再认识,下面谈一谈我对数论中质数认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想用公式把质数完整、或者部分表达出来,结果失败收场。当然也有收获,只有放弃用精准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才有出路,只能用普遍性公式来表达,不能用具体的特殊性公式来表达。
- b) ]; ?* Y* \% ^8 w) T" r3 N$ d# u' ~/ u2 L
& k2 S" L$ V9 f' m
第二个阶段,想用数列公式证明,没有一个公式能把质数、合数分开,其间用到了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目的是产生质合数不可分公式,从而证明数列通向公式中一定有质数,结果当然只有收场,即便有了这样的公式,同样无意义,因不知数列的多少个数内一定有质数。当然也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不能用等比数列,只能用等差数列,只有用质数作一把标尺,才能用标尺来衡量整数。
, l4 A# T+ A# ]0 Y. A$ V( c3 x9 d, r: n( f% _9 W/ O* a" y8 k: M( D" F
6 _! X7 s. B- R- ?( f2 N2 b# W
第三个阶段,不能把质数与整数孤立起来对待质数问题,而应把质数跟整数一样对待,然后建立起质数的标准,用质数的标准来衡量整数。因整数是均匀,所以质数也应该是均布的,因此建立起素数均布定理作证。从 1 开始的连续整数,再连续扩大 1 倍,必有新质数产主,产生了假素数一定存在定理一作证。从 1 开始的连续整数,再连续扩大 1 倍,用乘加构成的扩展数列能不能有新质数(假素数),回答是肯定的,有假素数一定存在定理二作证。那么连续质数构成的扩展数列,是不是能产生新质数(假素数)?,要扩展数量多少倍?产生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一(素数不封闭定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二(3 为首的连续素数定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三(连续素数定理)作证。 9 A- W; g; T) J* b2 ?9 G
: ?7 o8 V3 M7 d7 H+ s9 v
+ J' ^6 q' L8 i. j
论文也包刮我跟北京友人的交流、数解说明,把它们放到了论文的最后,对审稿有用。当然经过了三次大的改进,更多次的局部改进。历经近五年了,投稿三年了,投稿后也没有人愿意跟我交流,只有我孤独的自改也是好多回。
! S, f: N% n" R/ n% M4 O
! Z: X% k: X+ M) _4 _% {7 z8 |
~) W5 v$ f" g, [' J6 g) I, q
# W+ }4 k L, z8 @ S
1 t: K" z8 N2 u; W3 s) ]
8 u" v7 C: u' e2 r' z
6 Q' V" i" m* y2 B& e
% ^6 t9 e' r( I* x! d
+ u; T! N7 a" Z
5 }! g7 z$ m# p+ D4 J
3 { p. }3 o# v( W
( J! ~7 j$ P3 D( e: B4 |. H
2 ~+ `' x' Q! a
# f2 J0 q+ [& j; V
& p5 L6 ~* c3 H) V! b1 W
/ X1 H. S' I+ Z5 F) q- g8 g3 `
+ D% e3 t/ N# z5 U( f0 V
1 o* t5 ?9 a/ d4 R' o
$ {/ g' c' K% n/ ~% |* G( M
( \! ?! I: ]$ D* k【正文详情见附件】7 t) v6 q+ z. _
|
z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