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Q" V/ J0 L5 a% k% b4 v! n t* _7 s; m5 R 我投稿我国最权威的数学期刊,本应数学期刊编辑部审稿,可他们要求我们投稿人先找数学专家出据审稿意见,对此循环要求。普通的我无法做到。/ n8 B. D5 e4 M# \ Q
$ |0 V7 M3 p6 H5 v1 U4 i/ X! z4 U 在此我跟你们谈一谈,我对我的稿件的看法。如果歌猜是普通智慧就能证明的话,哪不会等到现在,如果象宣传报导哪样陈景润用了多少麻袋的纸张来演算,才获得了歌猜的世界领先,哪也不正确,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他也不会轻易得手。我想我既然叫嚣完全的证明了它,哪我的证明方法虽然仅用初等数论,应该充满着许多简单而又高深的非凡智慧,论文应该是高质量的,才有可能成功。对论文的审核和验证,并不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我委托各位数论专家、学者帮我认认真真审审稿,与我交流交流。如果没有价值尽请直言。如果有价值,请帮我的论文推荐到专业数学核心期刊发表。如果需要费用,请你们支付,以后会重谢。 $ H1 w N# X4 `2 x+ p# B1 ?* H , X- ^( C* h/ v9 T' G9 d4 U5 n" I \& u3 X( _
论文正文仅有十页,加序言一页、加论文产生的背景、产生过程和创新性、被证之后的意义、作者建议审稿人等二页,共十三页,其它页是我跟友人的交流,对审稿有用,我把它放到了论文的后面。论文在投稿期间的四年里,基本构架没有改变,局部更改还是不少,扩展了内容,把偶数部分猜想从加法扩展到减法,把素数均布定理扩展到连续素数定理,实质上是把歌猜偶数部分猜想加大了难度,把它的证明向前推进了一步,把连续素数定理扩展到孪生素数猜想的证明,在这期间我也对所证明的定理用手工、计算机做了相当巨大量的典型抽样验证工作。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系统,能自圆其说。 * Z8 q$ T; F. T# s8 w [
( q/ e& `( J9 R H; C1 M- z) c l( o2 c) u9 X
科学不等于圣洁。科学家不等于道德高尚。这样的教训古今都有。公元前 500 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 hagora s )学派的弟子希帕索斯(Hippasus)发现无理数,却被处死。我要对付的不仅仅是我的论文的质量问题,而且是投稿发表的机制问题。就象我国的足球腐败问题,是整个机制的问题。许多歌迷正规入门受阻,仅仅为了自己的论文能够发表,有的亲自登门拜访数学家,有的冲上讲台不请自讲,还有的作广告等过激行为。有的丢了工作,有的甚至失去了家庭,有的被社会认为是个疯子。主流社会是这么认为的,只要你搞歌猜,你一定是钻牛角尖,如果你又疯狂,你一定被社会所抛弃。本来是光明正大的1事,却只能偷偷摸摸。我也不敢在同事、朋友、亲人面前承认自己在搞。歌猜的证明不是那么容易的,被人们接受还有一个过程,要想把证明论文经权威机构出版发表更是不容易。曾经有出版社重金悬赏证明者都无人领走。 ; x; s& w/ C) y6 O 0 B5 }+ X2 v% {6 T1 T+ A) m; o4 w( o; U$ G: Z% q 2序言 $ f5 k& P* ?' ^2 q4 {& ]
数论是整数、不连续问题,许多人都认为只有相当高深的的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我却认为就象整数范围的事不能用高深的小数来解决,只能用整数来解决一样,歌猜不能用高深的数学来解决,只能用初等数论来解决。只有初等数论的思想才是最本源、最核心、最有价值、最有希望的思想方法。 " V6 ~: {% R8 b% }3 \3 l. H! d- D- O/ }& x7 K' f1 F& {
# l( S5 a9 @) K; \( r) m 论文产生经过三次突变过程,其实质就是对质数的三次再认识,下面谈一谈我对数论中质数认识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想用公式把质数完整、或者部分表达出来,结果失败收场。当然也有收获,只有放弃用精准的数学公式来表达才有出路,只能用普遍性公式来表达,不能用具体的特殊性公式来表达。 7 t/ T+ B" k/ R# R9 S! t
1 r. O0 X! {8 O& ~/ n E
2 _+ d. p( {4 X2 H1 \1 ^; Q
第二个阶段,想用数列公式证明,没有一个公式能把质数、合数分开,其间用到了等比数列,等差数列。目的是产生质合数不可分公式,从而证明数列通向公式中一定有质数,结果当然只有收场,即便有了这样的公式,同样无意义,因不知数列的多少个数内一定有质数。当然也从中学到一些知识,不能用等比数列,只能用等差数列,只有用质数作一把标尺,才能用标尺来衡量整数。 3 e) P) b/ J# n( X 2 w8 u# U* c4 k2 ^- d5 S0 J1 |6 j2 X! U: K( S
第三个阶段,不能把质数与整数孤立起来对待质数问题,而应把质数跟整数一样对待,然后建立起质数的标准,用质数的标准来衡量整数。因整数是均匀,所以质数也应该是均布的,因此建立起素数均布定理作证。从 1 开始的连续整数,再连续扩大 1 倍,必有新质数产主,产生了假素数一定存在定理一作证。从 1 开始的连续整数,再连续扩大 1 倍,用乘加构成的扩展数列能不能有新质数(假素数),回答是肯定的,有假素数一定存在定理二作证。那么连续质数构成的扩展数列,是不是能产生新质数(假素数)?,要扩展数量多少倍?产生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一(素数不封闭定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二(3 为首的连续素数定理),素数均布扩展定理三(连续素数定理)作证。 . s7 T& j% K' J/ T* m0 _% @0 a" z& N( [3 M' [" m
8 O. n/ p' F2 v 论文也包刮我跟北京友人的交流、数解说明,把它们放到了论文的最后,对审稿有用。当然经过了三次大的改进,更多次的局部改进。历经近五年了,投稿三年了,投稿后也没有人愿意跟我交流,只有我孤独的自改也是好多回。 - @7 ?) e1 v' G+ T1 K( | 7 u W, e1 P' o6 K4 r# g8 G0 p